疫情攻坚期 教授不打烊
随着新学期新方式的适应,学院教授接待日活动也在线上教学第一周通过腾讯课堂直播的方式与同学们见面了。疫情防控期间,教授们备课、直播、做科研从不间断、从未停歇,接待渴望知识又心存疑惑的青年学子,他们也从不打烊、尽心服务。
走进科研
第一期接待教授为植保学院刘西莉教授,其团队青年教师苗建强为活动嘉宾,参与员工由来自植保学院、生命学院、经管学院、林学院、农学院、园艺学院、动科学院、动医学院、化药学院、信工学院、创新学院、葡萄酒学院、人文学院、外语系等14个学院的105名员工组成,开启了一堂专家学者和莘莘学子之间别开生面的交流讨论。
经过前期调研,刘西莉教授就大家都关心的什么是科研?互联网+大赛这样的创新创业类比赛与科研的关系?科研包括哪些范围?等话题进行解答。“科研就是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不论是对个人、团队还是国家、社会,科研就是推动世界发展的动力和保障。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们明白,科研不仅仅是写在纸上的论文,更重要的是转化为实际。创新创业是成果转化的平台,是科研的窗口,可以让广大群众都感受到科研的内涵、火花和魅力。”和善的笑容、亲切的话语、深入浅出的语言逻辑让百余名同学受益匪浅,纷纷为老师点赞。
谈到想要继续深造需要在本科阶段培养哪些技能和素养时,担任员工班主任的苗建强指出:扎实的专业知识、创新的思考能力、良好的学习能力和习惯、较好的动手能力、努力奋斗的品质、团队合作的精神。同学们听着也纷纷做起了笔记。一小时四十分钟的时间,话题从未间断,氛围无比轻松,师生情谊也渐渐变浓,这一杯“周日下午茶”可谓营养满满。
生命科学1904班李珂感慨道:“带着一些疑问和好奇,我进入了教授接待日的直播间。互动交流拉进了我和科研的距离,鼓励我们在兴趣的指引下,通过合作运用各种技能进行探索,把想法转化为成果。”
疫情期间学习与自我调整
3月8日下午,第二期线上教授接待日和同学们如约见面,为了更好地提升员工在家学习的主动性和合理安排能力,本期主题为“疫情期间如何支配学习时间与心态调整”,邀请学院副研究员、2019级班主任曾庆东老师接待,九十余名员工参加。
直播接待中,同学们踊跃提问,就疫情期间的学习状态问题进行了详细探讨:
Q:在家上网课还没完全适应,老师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A:尽量保持在校期间的规律作息,远离舒适圈;高效学习要有仪式感,不能随便;加强时间管理,可准备便利贴时刻提醒自己,活用“两分钟法则”,将耗时较短的事情先提前解决;可以借助家长约束,适度进行自我奖励。同时,要注重自我提升,建议学习英语和office等必备技能,提倡反馈系统的运用,比如打卡,可以让自己短时间看到学习成果,加强学习动力。
Q:申请科创或者选择课题是按照自己兴趣还是根据导师的研究内容?
A:与导师商量,最好可以相互结合,建议先通过学校VPN图书馆查阅文献,深入了解后再做决定。
Q:本科生想发表论文需要怎么做?
A:首先申请加入实验室开始实验,第一篇往往都比较难,一定要保证数据准确,找导师和师兄师姐反复修改,一步一步来,先易后难。
Q:对于看英文文献有什么建议吗?
A:先看题目再看摘要,结合自己所需,可能一开始一个月一篇,慢慢的就可以保持一星期一篇了,同时注重积累,自己写论文的时候可以引用。
Q;R语言有必要现阶段学习吗?
A:这个做毕设的时候会用到,用于数据统计和论文画图,会的话更好,但不强求。
师生热情互动、积极配合,减少了自主学习的困惑和迷茫,更为后期返校学习打好基础。相信疫情结束后,同学们的能力会更上一层楼,在追梦中奋勇向前。